名校生“流浪”:别拿“读书无用论”以偏概全
近日,山东滕州一流浪男子引发媒体关注。视频显示,此人举止言行异于一般的流浪汉,宛若当年网红“沈大师”的翻版。河南省驻马店市教体局的工作人员证实,这位名叫常学福的男子,曾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高考第一名。据悉,常学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精神无异常,曾在上海创业,有一女。
胡子拉碴、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与县高考头名、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形象的确存在巨大反差,也正是这种反差让常学福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对象。不过,相较于当年众多网友线下围观甚至围堵网红“沈大师”,大家对于常学福这位“新晋网红”则要理性得多。
除了已公开披露的人生“戏剧性”比不上“沈大师”,造成舆论关注热度相对较低外,民众对于此类现象的包容度与日俱增,也是造成常学福“不够火”的重要原因。此前,湖南长沙也出现了一位“跑摩的”的名校毕业生,因为使用英语流利背诵《沁园春·长沙》而走红,对于他的人生经历尽管也有人不理解,但也有不少人表示个人选择应当得到尊重。
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,自然也就不会有两种完全一样的人生。在传统世俗观念里,高考头名、名校毕业生就该坐在办公室当白领,如果有谁稍稍“越轨”就可能会被打上异类标签。殊不知,世界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,正是得益于身处其间的每个个体都有着千姿百态的人生,只要不违法违规,在公序良俗范围之内,个人的选择都不应受到指摘。
毕业后的常学福,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按照多数人认为该有的样子生活,他也曾在上海创业,经历过“逃离北上广”回到老家生活,但最终他选择了居无定所的背包客乃至流浪生活。其间,他经历了何种变故外人尚未可知,可从与路人的交流及谈吐来看,起码对于目前的状态他是相对满意的。
每每出现名校毕业生“流落街头”的案例,总会引发一阵“读书无用论”的争议。名校毕业生没能在所学领域深耕,甚至“流落街头”当然是颇为可惜,能学以致用自是最理想的状态。可即便他们“不走寻常路”,也并非意味着书就白读了,如果不是因为肚子里有墨水,“沈大师”、常学福们又如何能得以因为谈吐不凡而进入公众视野,甚至成为“网红”?读书的目的不是让人一定要进入某个领域,而恰恰是拥有更多选择的能力与机会,这就是受教育带给他们的能力与底气。
对于部分“流落街头”的名校毕业生、高材生,如确是被迫无奈之举,社会、家庭、曾经的就读学校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。可如若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人生或暂时的过渡方式,舆论则不妨多些理解包容。尊重每个普通人的普通选择,不口诛笔伐棒杀也不围观围堵捧杀,才是文明理性社会应有的态度。
夏熊飞 来源:中国青年报
相关阅读
精彩推荐
- 粤水电(002060.SZ)再度拉升涨超6% 盘中一度逼近涨停
- 商务部:11月份猪肉批发均价环比上涨26.7% 同比下降40%
- 国际滑联公布北京冬奥会速滑项目席位 中国队获得22席
- 商务部:11月份猪肉批发均价环比上涨26.7% 同比下降40%
- 天山脚下,盛放民族团结之花
- 聚焦中国茶·2021产业高峰论坛 共话茶公共品牌发展之路
- 外交部:美方应改掉好为人师、充当国际警察的坏毛病
- 生态环境部: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运行平稳 累计成交额58.02亿元
- 迄今最大“游牧”行星群现身
- 湍急江流中,一位教师的“最后一课”
- 专家解读最高检制发检察建议:将成为检察监督新常态
- 长春至长白山2小时18分钟可达 沈佳高铁白敦段今日开通运营
- 中国的扫雷援助: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
- 利用“精残”患者做低俗直播 法律绝不允许
- 名校生“流浪”:别拿“读书无用论”以偏概全
- 冰雪之花开遍大江南北(微观)
- 《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1》多维展现城市健康生态
- 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鼓楼区获评“2017—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”
- 2022考研有哪些新趋势?部分考生不再一味追求名校
- 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及南方大部有雨雪
- 中老铁路货运稳步增长
- 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
- 串起贵州美丽风光
- 四川稻城打造天文科技旅游目的地
- 中国旅游走进日常生活
- 皖南高山觅古村
- 短视频成为乡村信息传播“新窗口”
- 本年度国产电影最震撼动人的最后一跃
- 四川稻城打造天文科技旅游目的地
- 祖国始终是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