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资讯正文

做足“海”的文章──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①_全球短讯


(资料图片)

天津北方网讯:“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……”近日,一首儿歌火上热搜。花园里挖土播种,能够收获娇艳的花朵。那么,倘若在“大大的海洋里挖呀挖呀挖”呢?

让游客参观古法海盐制作、游览七彩盐田、观赏盐滩鸟类,这是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的“挖呀挖”;打造浪漫红海湿地和五彩缤纷海岸,这是中新天津生态城的“挖呀挖”……海洋广阔、资源丰富,做足“海”的文章,壮大海洋特色文旅产业,把产业链做长做强,城市发展将会更加枝繁叶茂。

文旅融合、产业融合,不是简单地将二者拼接在一起,需要打通不同业态的边界。文旅产业本质上是一种“体验经济”,任何场景、任何业态都有可能“化身”为文旅产业的一部分。比如,前不久,天津港通过让游客参观全球首个“智慧零碳”码头、享受东疆港沙滩景区绿色生态游、在仓储式展销中心品鉴葡萄酒等方式,别出心裁地打造出了工业游项目,令很多游客流连忘返。从中我们不难发现,做足“海”的文章,一方面,需要我们强化对海洋资源、产业资源的价值挖掘,从中寻找更多可以支撑文旅产业的支点;另一方面,则需要打造更多适宜的场景,变换更新产业的“资源形态”,将一、二、三产业链条延长,“嫁接”到文旅产业上来,唤醒更多“沉睡”的资源。

开放共融的产业发展,需要有开放开阔的思维。无论是做足“海”的文章、壮大海洋特色文旅产业,还是推动农文旅融合、实现农业“接二连三”,其关键与核心,都是要建立更为开放的资源观、产业观。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,不同业态的资源也越来越呈现出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态势。如果仍然“看山只是山,看水只是水”,那么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,很难走得更远。打破思维“围墙”,将常规的工业生产场景适度包装改造,将服务业中的“美好回忆”用工业产品的方式固化下来,将农业种养活动与休闲娱乐、学校教育实践串起来……思维没有边界,产业的融合发展就不会存在“天花板”。

不被现实“捆住手脚”,才能将更多产业资源、发展机遇“一网打尽”。让思维走得更远一点,让眼界变得再宽一些,“海”的文章将会更加汪洋恣肆、大气磅礴。(津云新闻编辑刘颖)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荐